3月23日,24岁的小陈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那头称她的社保卡医保卡金额异常,要求小陈提供相关的身份信息,随后一步步套取了她的银行卡的8.6万元存款,甚至连陈小姐身份证照片也被贴在一张虚假的“拘捕令”上,令陈小姐方寸大乱。
据小陈回忆,23日中午,她接到了一个021-12333的电话,电话伊始是一个系统语音的消息,说其在深圳办了一张医保卡,涉嫌非法贩卖违禁药品,还申请了5980元的医疗补助金,若她不向公安说清楚情况,2个小时以后,小陈医保卡和深圳的医保卡都会被停用。
当时小陈想竭力撇清这件事情,对方要求她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小陈悉数报出,随后对方表示她还涉及一起洗钱案件。
在诈骗过程中,对方给了小陈一个网址,正是这个网站,让小陈对电话那头南方口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
网站上醒目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字样,小陈在网站“案件管理”一栏上输入了对方给出的“案件编号”,网页跳转至一张写着“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监管资产冻结执行书”抬头的表格,冻结的资产就是小陈的身份证地址所在的房产,冻结的时间为3月23日。
随后,对方又让小陈在页面上输入身份证号码,网页跳转至一张“刑事拘捕令”,“拘捕令”上赫然写着她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照片。据了解,小陈有两张身份证,网站上的身份证照片是其在老家新办的身份证,还没有在任何场所使用过,“如果不是警察,他们怎么会有我的照片呢?”这更是让小陈深信对方所言的真实性。
当时,小陈急于将自己从这桩洗钱案中撇清,听从了对方的建议,将钱转入一个账号,以完成“资金优先清查”。小陈先从网上银行转走3.6万元,又从ATM机上转走5万元。随后,对方让她严格保守这个秘密,不然她将以“泄露国家机密罪”被起诉。
早报记者打开诈骗人员提供的域名为“http://1.cn110.pw/index.php”的网站,该网站和域名为“spp.gov.cn”的最高检官网相似度极高,从字体色号、文章排版,到站内检索条的位置和网站的备案序号都一模一样。由于之前从没有见过最高检官网,小陈根本分辨不出差别。
在整个诈骗过程中,对方一直观察小陈的状态,并且不断渲染事情的严重性,不允许她和其他人接触,小陈按要求到达酒店房间后,对方用酒店座机与小陈联系,让小陈给手机充电并将手机调至飞行状态。直至第二天小陈无法拨通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后,方才发觉自己被骗,立即报案。
让小陈疑惑的是,为何对方通过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能调阅出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和身份证地址,可能是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
目前,案件尚在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