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预警:互联网理财可能是最大的坑


刚刚过去的2015年,受央行降息和股市波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向互联网理财的怀抱,并将其视为重要的理财手段之一。随着对互联网理财规则的熟悉和信心的提高,投资者们也不再局限于一两年前的“宝宝”类理财,而是把眼光投向日益丰富的其他互联网理财品种,如P2P、众筹等,以博取更高的收益回报。
 

但互联网理财并非“聚宝盆”,其风险不可忽视。近年来金融理财产品“事故多发”,P2P平台倒闭、跑路,投资者本金无法追回;因平台信息泄漏导致“宝里”存款被盗刷;“概念险”难界定,纠纷不断……
 

2016年持续升温的互联网理财领域,会有哪些风险呢?
 

一、P2P倒闭、跑路继续

随着监管政策出台的渐进,许多居心不良的伪P2P平台将在2016年无处遁形,必将退出行业舞台,并且遭到法律的制裁;同时,那些风控能力不强、资金不够雄厚、产品单一的中小P2P平台,尽管未必存心诈骗,但是由于竞争的“成王败寇”格局,也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最后只能走向倒闭。
 

此外,随着监管细则的出台,2016年P2P平台跑路还会继续,这些跑路公司可能是打着P2P名义来骗钱的纯骗子公司,或是假借P2P给自己集资的伪P2P公司,也可能是风控没做好,借出去钱收不回来的经营不善型公司。
 

风险应对:投资者在挑选P2P平台时建议选择使用可信时间戳做证据保全及第三方存管的平台,这样的平台风控意识强,主动披露信息,投资风险较低,即便出现问题,也能有效地帮助投资者维权,追回损失。
 

二、众筹融资成“集资诈骗”温床

众筹这种投资模式目前主要是依靠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诚信,所有项目的评估都得靠投资人自己完成,这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而且将诈骗项目和创业者的众筹项目区分开来,的确是很有难度。再加上众筹相对应的法律条文并不健全,监管尚未落实,不可避免的就有人钻这个空子,披上“众筹外衣”圈钱揽资。
 

风险应对:对于股权众筹,尤其是对承诺回报率高的所谓“股权众筹项目”建议投资者一定要多一分怀疑,少一分侥幸,以免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非法集资陷阱。对于线下股权众筹,务必要与对方签订股东协议,同时有必要进行对话录音,以免当钱财打了水漂后连基本的证据都没有。
 

三、“山寨币”投资缺乏保障

随着比特币走红,各种照搬代码、模仿运作的“山寨币”频频出现,其中不乏一些为圈钱而创造出来的虚拟货币。他们的盈利模式往往是先制作一款山寨币,然后建立几个社区和聊天群,等到这些山寨币的价格抬高后就出货离场。这些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山寨币是导致平台跑路、破产及非法交易事件连连发生的罪魁祸首。
 

风险应对: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对虚拟货币经营者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虚拟货币的经营者实际上是行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打法律的擦边球,这直接导致了一旦投资出现问题,投资者的权益缺乏法律保障。所以,此类投资理财方式建议不要轻易涉足。
 

四、“贵金属投资”极有可能是庞氏骗局

由于股市震荡下跌,不少人选择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品种的投资。但是,目前全国贵金属交易市场比较混乱,很多骗子公司,通过可以任意操纵的交易系统,或者违法的代客理财功能,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先给投资者一点甜头,让投资者追加投资,把钱圈进来之后,就开始慢慢收网,最后不仅赚到了名义上的高额佣金,还骗取了投资者的钱财,完全是一场网络庞氏骗局。
 

风险应对:现在国内贵金属交易的种类很多,不少都是为非法或者不正规的交易模式,投资者参与贵金属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平台操作和交易软件,我国目前只有三家正规的交易平台——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如果是声称注册地在境外,提供境外炒金、炒汇的网站,则80%可能是骗局。
 

五、打着“理财产品”旗号的传销泛滥

互联网理财的火爆,致使传统意义上的拉人头、限制人身自由的实物传销已逐步向网络金融传销转变。各种打着“理财产品”旗号的传销不断滋生,所谓的“资金盘”、“分红盘”、“拆分盘”等传销活动充斥在很多QQ群、论坛、博客和空间。这些“理财”项目都没有明确的投资标的,靠下线发展客户投资,明显属于“传销”性质。
 

风险应对:判断理财产品是否网络传销先要看回报率大小,那些看似丰厚的回报后面一定隐藏着陷阱,而且利润越高,危险越大。其次,要看是否需要拉人头,网络传销中,交钱只是取得了发展下线会员的资格,但要赚钱必须发展下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