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电话有收费埋伏


 n n  新华网杭州2月8日专电 (朱立毅、李嘉) 套取银行卡密码、诱人拨打点歌电话、骗取消费者短信费……近来,不法之徒利用电话进行欺诈的手法不断更新。浙江省消费者协会日前称,因电话欺诈而导致的投诉不断,近期的欺诈手段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nn  消协公布了一些电话欺诈的手法:有时对方来电,铃声一响就挂,看似普通的手机号竟然是收费号,消费者一旦拨打这个“未接电话”,高额费用随之产生。  nn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借口银行核查账户,套取银行卡密码。这样的欺诈短信自称持卡人的卡号因泄露、被复制、盗用或正在被人冒用消费等,请持卡人拨打指定的电话确认。随后,对方便在电话中要求持卡人按步操作,最终套取密码。nn  此外,还有一些欺诈短信冒充朋友身份点歌,诱骗消费者拨打高价点歌电话,或是以桃色诱惑引人发短信,使消费者无意中订购有偿短信服务,或是冒充电信运营商赠送优惠,要求消费者转发短信,以骗取消费者的短信费。nn  还有一些欺诈短信发生在电视和报纸的互动活动中,这类短信互动活动往往不明示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一旦消费者订制短信,便会被扣除相关信息费,甚至强行包月。nn  消协提醒,消费者如果收到办证、中奖等手机短信,绝不可轻信,更不可回复,对其它陌生短信、未接来电也要加以鉴别,必要时可以拨打客服电话询问;订制手机短信服务时,要注意信息服务商是否提供收费标准,没有明示的,消费者可向电信等行政主管部门投诉。nn  消协还表示,对于一些网站发布的“垃圾短信”,消费者可以提供网站代码,及时到电信运营商处申请解决,也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公安部门报案。n
注:本文转载自新华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