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七招慎防“卡骗”


    据三湘都市报10月15日报道 近年来,为满足公众消费、理财的需要,银行开发了大量个人金融服务产品,例如信用卡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上银行服务,便利了大家工作、生活或投资理财活动,但也带来了一些风险隐患,可能使个人遭受资金损失。 nn  四种欺诈形式 nn  10月6日下午,家住长沙市高桥的李先生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信息称,其在某银行办理的银行卡在市内某商场刷卡消费了8800元,要求其核对,并留有一个固定电话。李先生在收到信息后,感觉很纳闷,因为当天他并没有离开家,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通过信息中的固定电话进行核对,并报出自己的卡号和密码。 nn  经过核对,信息中的消费确实存在,而刚一放下电话,李先生就感觉情况不对,认为可能被骗,并迅速拨打该银行的电话银行要求采取措施,但是当银行方面实施相关措施时,才发现其银行卡上的2万元存款已经不翼而飞。 nn  来自长沙警方的消息,9月上旬以来,类似李先生被骗的案件,在长沙已经不是第一起。据中国银监会此前公布的信息,目前,国内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借记卡等)欺诈主要有如下形式: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伪卡欺诈、以办理银行透支信用卡为名实施诈骗和在ATM机上骗卡。 nn  据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以及在ATM机上骗卡是目前利用银行卡欺诈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欺诈行为。 nn  据记者了解,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主要是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损失。其主要手段有:一是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二是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三是利用短信群发器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发送虚假信息;四是直接在ATM机上安装微型摄像装置,或利用高倍望远镜在距ATM机不远处窥视;五是通过虚假电话银行,诱使客户输入个人信息,窃取客户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nn  7招设立“安全门” nn  针对类似的银行卡诈骗案件,银行专家提醒谨防银行卡诈骗,首先还是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如果一旦被骗,应立即通知警方或者银行,而具体的防范措施则可以按照以下提示操作。 nn  一是及时签名。领用银行卡后,持卡人应立即在卡片背面签名条上签上与申请表上相同的名字(当然,也要与本人身份证件上的名字相同)。 nn  二是密码保护。妥善保管卡片,不要将卡片、身份证、密码放在一起,密码设置最好不要使用出生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或“888888”等他人容易破解的数字。 nn  三是保证个人资料安全。要通过正常途径办卡。要谨慎对待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的可疑电话、电子邮件、网站或手机短信,需问清情况,不要盲目随意提供个人资料。 nn  四是ATM机专用。使用ATM机时,要注意ATM机上是否有多余装置,应留意ATM机出钞口及密码键盘有无异样或被改装,输入密码时须注意遮挡,取款后及时取走或销毁ATM机交易流水单,任何时候不要将自己账户资金转入不知名账户,不要轻易相信粘贴在ATM机上的任何咨询电话。 nn  五是保管凭条。不论在本地还是异地用卡,均应妥善保管交易凭条,最少应该保留至下一个月对账单寄来时,核对无误后再销毁。 nn  六是挂失要快。信用卡一旦丢失,要尽快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尽快挂失。口头挂失一般通过拨打发卡银行的客户服务电话办理,书面挂失应到发卡银行办理。 nn  七是明辨真假电话银行。国内电话银行服务主要有两类:一是各家银行使用的全行统一客户服务电话;二是当地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中正式公布的可供客户咨询、办理有关业务的电话号码。客户应特别注意,不要使用经过其他电话号码连接后的“电话银行服务”,不要轻信任何非正常渠道提供的电话银行服务。nn
注:本文转载自三湘都市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