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网友约晤曾遭性扰


nn【本报讯】(实习记者杨广、谭静雯)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十年前只有少数人懂得使用的电子邮件,到了今日几乎每个懂电脑的人,都会有一个ICQ或MSN的帐户,这种即时传递讯息的工具,除方便沟通外,也成为时下青少年一种交友方法,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不过,这种交友方式的背后,却隐藏令人担忧的危险。nn学者:网上交友风险更高nn很多青少年在网上交友时,都缺乏戒心,很容易相信陌生人,在彼此没有足够认识下,便轻易相约外出,很多时更是单独见面,结果便成为受害者。0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一半初中生曾透过互联网认识陌生人,两成以上会相约网友见面。nn但报告亦指出,当中近七成青少年与网友约会中,曾经受到伤害;这些伤害包括身体及精神上,有三成人就表示曾受到性骚扰,一成六更受到性侵犯。nn虽然很少人会在互联网上提供自己的真实资料,不过,隐藏或使用虚构的资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保护个人安全。nn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及系主任赵维生称,除正常的社交生活外,网上世界确实能够提供一个新空间给年轻人结识朋友,虽非取代现有的正常社交活动,但这个新兴的网上渠道,年轻人和家长一样未能完全掌握,亦会感到陌生;如果家长加以打压,便会产生反效果,年轻人便会对抗,儿女便不会向父母透露自己的交友情况。他建议,社会人士、社工及家长对这个新兴的世界加深了解,这个新空间并非一个大陷阱,成人亦可尝试多采用这个渠道,例如父母子女间可以用MSN、ICQ等渠道沟通,互相传递信息,彼此间便会 “同声同气”。nn不过,赵维生认为网上交友仍存在一定的危机,盖网上是一个自由的地方,交友始终比现实世界更危险,风险更高,所以家长及子女需要对这个新空间加深了解。nn2006-6-26  来源:文汇报n
注:本文转载自文汇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